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pc28加拿大平台下载试玩安全吗可靠吗 > 新闻动态 > 举头三尺有神明,为什么是三尺?后半句才是精华,点破做人的底线
举头三尺有神明,为什么是三尺?后半句才是精华,点破做人的底线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22    点击次数:55
咱们老百姓嘴里常挂着句话:"举头三尺有神明"。可您想过没?为啥偏偏是"三尺"?头顶上真有神仙坐着盯梢?其实这句老话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,它的后半句,更是把做人的底线说得明明白白。

图片

为什么是"三尺",有种说法是因为和参拜神佛有关。大家都有过参拜神佛、祖宗牌位的经历,凡是供奉神灵、或者祖宗牌位的地方,一般都是相对人身高要高一点,前面还会摆着一张桌子,桌子上有相应的祭品,香火炉等等。当我们虔心参拜时,你会发现那些画像或者牌位,距离的我们的头顶不会特别高,也就是两到三尺(50到100厘米不等,每个朝代的尺不一样),久而久之,就有三尺之上是神灵的说法。当然,还有一种说法,不是量尺子的具体概念,而是老祖宗的一种哲学表达。所谓“三尺”,在儒家思想里,“天” 代表着正义、道德和秩序,而 “三尺” 这个距离,既不太远让人觉得遥不可及,也不太近失去神秘感,正好是保持敬畏的最佳尺度。在道家神仙体系中,有两位神仙专门负责盯人的神仙,日游神和夜游神,他俩轮日夜巡游人间,在人头上三尺,将世人的善行恶举一一记录在册。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“举头三尺有神灵”这种说法,提醒我们,做事别太放肆,头顶有神仙时时刻刻盯着你呢,你举念之间,天心可鉴。现在很多人把 "神明" 理解成迷信,其实老祖宗真正想说的是:最高级的自律,是对自己内心的坦诚。别觉着自己干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儿没人知道,要知道头顶有片"天",三尺有”神仙“,你自以为瞒着别人所做的一切,其实都被”人“知道了,告诫我们不要认为神不知鬼不觉,就去做”坏”事。

图片

而这句俗语的它的下半句是:“不畏人知畏己知”。这下半句是和一位叫叶存仁的清官有关。叶存仁告老还乡时,下属为了掩人耳目,便趁月白风清无人时,驾小舟偷偷送礼。叶存仁对此仍然是拒绝,并且还写下“感君情重还君赠,不畏人知畏己知”的诗句。他不怕他人议论,怕的是夜深人静时,自己不敢面对镜中的那双眼睛,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坎。人前易饰,己心难欺。若为一时之利践踏底线,纵使瞒过天下人,内心那杆秤却再难平衡。如果这次接受了下属的礼物,开了先河,那是不是还有下次,还有下下次,这样就和自己的良心完全相悖,所以他才婉拒了下属的礼物。多少惶惶不可终日,并非源于外界的审判,而是源于良知日夜不休的叩问。正是叶存仁的这个举动,让他名垂青史,也让这句诗流传了下来,和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合二为一,成了俗语。“不畏人知畏己知”点破的正是人性那道隐秘软肋:人最深的恐惧,往往不是来自外界目光,而是无法面对内心那个清醒的自己。"举头三尺有神明"是外部的约束,"不畏人知畏己知"是内心的修炼。干了亏心事,别骗别人,先骗不过自己;做了实在事,自己心里才能"踏实“,活的才能自在。古人敬天法祖,其实更多的是敬畏心中那方寸灵台。当世间的喧嚣试图模糊边界,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敬畏之心,也要有自己的底线,做事做人一定要对的起天地良心。

图片

举头三尺有神明,不畏人知畏己知。要知道任何不正当的行为,就算你做的再完美,也侥幸骗过了身边的人,但还是天知地知,骗不过老天,当然也骗不了自己的良心。人这一辈子,最难骗过的,还是自己呀!

--END--
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